导致波峰焊接不良的因素分类
原因 |
问题点 |
对策 |
8.焊锡温度低(高粘度) |
8:对焊锡面加热不足,共晶点(固→液→固)差异,使焊锡分离不良。 ·焊锡表面张力变大,使焊锡分离不良(450dy/cm…250℃) |
8:调整到标准温度 拖动式…240℃ 喷流式…245∽258℃ |
9.焊锡温度高(低粘度) |
9:焊接面的助焊剂作用丧失(加热时的保护),被再氧化,焊锡分离不良 <焊锡温度和粘合强度> *温度高时,张力强度变大,耐震动性减弱. |
9:控制在260℃以下 |
10.焊锡中混入杂物(铜超过0.3%) |
10:如果第一次混入铜多,达到0.3%以上,桥接和微桥接增多,焊锡易变脆,融点变高。 |
10:超过0.3%要更换 *印制板焊接点数 约800点 若日产800张 15天∽20天后 混入铜 0.15∽0.2% 经过6个月∽1年后超过0.4% (焊接面不可接触铝、黄铜、锌、镉) |
11.焊锡时间短 |
11:由于电子部品引线形状(厚度、直径、形状、长度)以及氧化程度使焊接面的热量不足,从而导致焊锡分离不良 |
11:确认温度及焊接时间 参考标准: 单面板 240∽250℃ 2∽3秒 双面板 250∽255℃ 3∽4秒 多面板 255∽258℃ 4∽6秒 |
12:在氧化膜上焊接 |
12:焊接面加热不足导致焊锡分离不良 |
12:除去氧化膜 |
13.焊锡面水平和印制板水平不一致 -焊接的基础- |
13-1:焊锡从印制板脱离时,分离不均匀 13-2:喷射口、导管、整流板有氧化物附着导致湍流 13-3:由于印制板变形导致板面不水平 13-4:卡爪上有助焊剂的碳化物、锡珠附着,使P板不平 |
13:喷流喷射口,检查测定 :槽内的清扫 :印制板浮起 喷流式→控制在印制板厚板的1/2 :采用防止变形的治具 :经常清扫 |
14.第二次波湍流 |
14-1:焊锡从印制板脱离时,焊锡分离不均匀(喷射口、导管、整流板上有氧化物附着) 14-2:由于波高值增高,转速加快 |
14:清扫槽内 整流(平滑性),使焊锡均匀分离,降低转速度整流。 |
15.焊锡从印制板上脱落角度低 |
15:角度低→桥接多、空洞少 角度高→桥接少、空洞多 |
15:角度变更(4°→5∽6°) :调整喷射口 |
16.流速偏快或偏慢 |
16:快→桥接多、空洞少 慢→桥接少、空洞多 |
16:参考速度 拖动式 2.0∽2.5m/分 喷流式 1.0∽1.2m/分 |